防爆(ATEX)认证,设备在不同危险区域的标识要求是什么?
ATEX(Atmosphères Explosibles)认证是欧洲对于在潜在爆炸性气体、蒸汽或粉尘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和保护系统的安全认证要求。根据ATEX指令(94/9/EC和2014/34/EU),设备在不同危险区域(如区域 0、1、2 等)需要符合严格的安全标准,并进行相应的标识。
1. 设备类别和区域划分
区域0(Zone 0):设备可能常常暴露于爆炸性气体环境。
设备类别:1 类设备。
区域1(Zone 1):设备偶尔可能暴露于爆炸性气体环境。
设备类别:1 类设备。
区域2(Zone 2):设备很少暴露于爆炸性气体环境。
设备类别:2 类设备。
区域20(Zone 20):设备可能常常暴露于爆炸性粉尘环境。
设备类别:1 类设备。
区域21(Zone 21):设备偶尔可能暴露于爆炸性粉尘环境。
设备类别:1 类设备。
区域22(Zone 22):设备很少暴露于爆炸性粉尘环境。
设备类别:2 类设备。
2. 标识要求
ATEX设备需要在其铭牌上清晰标识出设备的类别、区域、温度组以及保护类型等关键信息,以确保使用者明确设备适用于哪些危险区域。
主要标识符号
类别和区域
设备类别通常通过“1”、“2”或“3”表示。
危险区域通常使用“Ex”符号,并且标明具体区域,如 Zone 1、Zone 2、Zone 0 等。
例如:Ex II 2G(适用于区域2,气体环境)
气体组和温度
设备的气体组标识(IIC、IIB、IIA)和最大表面温度(T1-T6)需要明确。
T1 - T6表示设备的最大表面温度(从450°C到85°C)。
气体组表示设备适用于哪些类型的气体环境:
I:矿井(例如甲烷气体)
IIA、IIB、IIC:用于不同的气体(如氢气、乙烯等)
防护类型
根据防护类型(例如,防火、防爆、防静电等),设备可以标明相应的防护等级:
d:防爆外壳
e:增安型
i:本质安全型
p:压力防护型
m:密封型
特殊标记
如果设备适用于粉尘环境,还需要附加标识:
D:指示设备适用于粉尘环境(例如:Ex II 2D表示适用于区域2的粉尘环境)。
示例标识:
Ex II 2G Ex d IIC T6 Gb
II:适用于工业环境(不适用于矿井)
2:适用于区域1或区域2
G:适用于气体环境
d:防爆外壳
IIC:适用于最危险的气体(如氢气)
T6:设备的最大表面温度为85°C
Gb:用于区域1或区域2的气体环境,防爆级别为Gb。
3. 常见要求
温度组:设备必须根据其最大表面温度与使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气体的自燃温度匹配,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引发爆炸。
认证文件:设备在ATEX认证过程中,必须提交技术文件,包括设计说明、测试报告、危害分析等,以确保其符合ATEX的安全要求。
标签清晰度:设备标签上的ATEX标识需符合EN 60079系列标准的要求,确保在爆炸性气体和粉尘环境中的使用者能够轻松理解。
总之,ATEX认证设备在标识时需要详尽地列出设备适用的危险区域、温度组、气体组和防护类型,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并符合相关的爆炸风险控制标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