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社会组织参加COP29回顾与展望报告-C Teamamp;CEGA
《2025年中国社会组织参加COP29回顾与展望报告》由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与环境资助者网络联合发布,回顾了中国社会组织参与COP29的情况,分析了相关背景,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1. 相关背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旨在稳定温室气体浓度,其缔约方大会(COP)鼓励多方参与,非政府组织(NGO)可申请成为观察员参与相关活动。COP29于2024年11月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主题为“团结一致,共建绿色世界” ,就气候融资、碳市场机制等议题达成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中国自2011年起在COP大会设立中国角,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在COP29期间举办了约50场主题边会活动。
2. 中国社会组织参会情况及案例:会前,多家组织开展能力建设和研讨交流活动。会中,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分三个层级:智库类NGO跟踪推进谈判进程;行动类NGO或枢纽组织举办活动推动议题;部分社会组织参会交流、传播资讯。如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编写简报、举办边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主办边会、协助参会;广州越秀区科莱美特环境保护交流中心青年代表参会并撰写场记。会后,一些组织开展回顾分享活动。
3. COP29上的重要声音:各界人士在COP29上分享见解。戴沛权强调学术界与非政府组织协同对气候转型与融资的重要性;王彬彬肯定气候慈善案例集的意义;赵中介绍绿驼铃参会目标;张杰提出建立“零碳双边产业园”;崔南瑛分享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杨富强指出中国民间组织与国际的差距等。
4. COP30将于2025年11月在巴西贝伦举办,面临美国退出《巴x协定》等挑战,但也有深化南南合作等机遇,将讨论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等关键议题。中国社会组织在气候治理中角色重要,但存在筹资困难、能力建设需求未满足等问题。建议政府支持民间国际合作交流、地方政府支持相关活动、资源方重视人才培养。展望2025,期待更多气候组织提升能力,各类社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在COP30上呈现更多从人和社区视角的议题及合作项目 。
展开全文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评论